个子不算高,微胖,但眼神中却流露出淡定和从容,这是刘笑汝给记者第一印象。如果不是事先对他的情况有些了解,我们看不出面前这个大男孩与常人有什么两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表面朴素平凡的人,却经历了别人不曾经历过的人生,他用自己的成长轨迹为我们演绎了生命真正的意义。
6岁失聪,他靠努力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幼年时,刘笑汝也是一个调皮的孩童,经常与邻家的伙伴们一起戏耍,无忧无虑,纯真的童年似乎将这样在笑声中度过。然而事与愿违,刘笑汝6岁的时候,一场不幸悄悄逼近这个孩童,他不幸患上腮腺炎,又因严重高烧不愈,最终双耳失聪。对于一个6岁儿童来说,听不见声音意味着童年失去了所有的乐趣,生活也将会有很多不便。但在父母的鼓励下,刘笑汝还是继续去上学了。“我还记得第一天上学时是哭着的,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我来说,外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老师在黑板上讲课,而我只是坐在座位上胡思乱想。”
刘笑汝的家人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从小刘笑汝的母亲就对他要求严格,在学习上更是从不懈怠。他小学的学习,都是母亲一手教会的,可以说母亲是影响他最大的人。“我现在仍然记得母亲认真教我学习时的情景,是她一点一滴的把知识教给我。”刘笑汝说。而提到父亲,刘笑汝眼中满是敬佩。父亲不同于母亲,父亲在学习和生活上很少约束他,对于刘笑汝想做的事情,父亲总是无条件支持、鼓励。母严父慈的家庭环境,贯穿他成长过程的始终。
刘笑汝的求学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但也有收获和满足。小学六年级的一次期中考试,他考了班级第三名。就像是久居黑暗中的人看到了一丝阳光,他第一次体会到了被关注的滋味,学习也开始有了动力。进入初中,到了新的学校,也许是觉得他已长大,一直教他学习的母亲很少再教他了,他只能靠自己去努力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老师的动作和黑板上的重点,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去弄懂老师在教什么;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一直走到今天,我觉得很幸运。”
上高中时,刘笑汝当上了班里的学习委员,那是他第一次当上班干部,但班长考虑到他的情况,把学习委员这个职位设为二人制,让他和另一个同学合作管理事务。“尽管如此,我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自己能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是一件很荣幸的事,同时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班干部应尽的责任。”那段时间,几乎是刘笑汝一个人记录班上的教学活动进程,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班干部会议,工作过程中尽管会遇到许多困难,然而他还是凭借着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胜任了班委的工作。担任班委不仅让他清晰地意识到了责任感,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也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更加积极向上面对生活的挑战。
进入大学,他靠勤奋成为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
大学是让他与社会连接的中转站,也是刘笑汝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喜欢理科,善于发现,勤于动脑。人生有无限种可能,勤奋认真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一名工程师,因此毅然选择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活让我学会了很多以前没机会学习的知识,见识和了解了许多新东西和新思想,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开始蜕变为真正的青年,并走向成熟。”他如是说。
但是大学里的学习并不轻松,听力上的缺陷使他的英语学习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听、说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两方面恰恰是他的软肋。在一次英语考试中,他只取得了59分的成绩。有老师考虑到他的情况,认为可以在平时分上给他加分,但被他委婉拒绝了,他坦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攻克困难。听力有障碍,他却从未停止自己追求和学习的步伐,而是迎难而上,勤奋乐观,依靠书本记住了许多英语词汇。他的课余时间基本是在图书馆度过,阅读的好习惯让他汲取了更多的知识。正所谓天道酬勤,他用汗水交换了回报,每学期他的考试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都排在班级前三。他乐观地说:“学习没什么难的,难的是要用心去学。只要肯努力,找到其中的乐趣,就一定会有收获。”
一双手能温暖一个梦想,一份心意能点亮爱的未来。对待学习一丝不苟的刘笑汝,在生活中却是十分开朗,参加公益活动是刘笑汝大学生活的必修课。大一时,他总是踊跃参与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发起的各种活动,还加入了益阳义工团。每一次的义工活动,他都在汗水中播种希望,收获喜悦。平日里,同学们也爱找他帮忙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直接交流有障碍,他就用纸笔写,耐心而细致的逐一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把帮助别人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积极主动,热情耐心。他笑着说:“别人夸我乐于助人,我不接受,我就是觉得我应该这样做,仅此而已。”
大学校园里,出双入对的情侣总是羡煞旁人,学习生活里有了爱情作为调味剂会增加许多甜蜜。而刘笑汝却腼腆地笑了笑,说:“我还没想过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毕竟现在太年轻,无力承担彼此的未来。他所追求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是实实在在的承诺。现在他心无旁骛的在求学之路上踽踽独行,本着一颗单纯而专注的心,不强求。
自尊自强,他靠乐观撑起一片成长的灿烂天空
在通信院,刘笑汝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同学,大家知道他的大致情况后也都很敬佩他。班长肖乃纬介绍说,刘笑汝平时心态很好,不自卑,比较自信,与身边的人也都相处融洽。班级团支书朱泽超回忆说,刘笑汝很少主动要求别人的帮助,由于他的成绩较好,倒是有很多同学向他请教专业课问题,而他也从不拒绝。让朱泽超印象深刻的还有每次政治学习,要提前赶到教室出黑板报,而刘笑汝字写得好,是出黑板报的人员之一,每次都是刘笑汝主动叫其他人,并且这一行动已整整坚持了两年。讲到这里,刘笑汝的另一位同学何畔凑过来说:“他的作息很有规律,上课从不迟到早退,而且总是坐前排,很认真地听课。”
“他平时不缺课,对我很尊重,总是面带微笑。”“我很惊异他在听、说这两方面都有劣势的情况下仍能将英语学得不错,而且还能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这是刘笑汝的英语老师郭老师对他的评价。“我觉得刘笑汝同学拥有的最大品质是自强、自尊。我们正常人都会被很多事情所困扰,看不开想不开,但是刘笑汝同学不会在乎这么多眼光,依然自信快乐地学习和生活,这也是值得我们老师学习的地方。我希望其他人在想起他时也能想到他的精神,在我们看来上帝对他有点不公,但是他收获的却比我们要多得多。我们很正常,却活在抱怨里,不能克服心理的障碍,但是他却做到了。”郭老师说。
在通信院党总支副书记彭海华看来,刘笑汝同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平凡的,但是仔细了解过他的故事后,又能深切感受到他蕴藏在平凡中的不凡。“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没有规划,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头,自制力和意志力都欠佳,这令人担忧。”彭老师感慨地说,“而刘笑汝同学在本身特殊的情况下却能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学习的兴趣,这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我们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从他的身上感受到坚强不屈的精神,去汲取前行的力量,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亮丽的色彩!”